关内码头香圪沱
关内码头香圪沱
李培根
在代县县城西门至西关之间,有一片宽约百米的开阔地带,古代州志称之为“香窟沱”,现代县志则称之为“香圪沱”。无论是“香窟沱”,还是“香圪沱”,这个名字听起来都十分别扭,全没有代县普通地域名的传统韵味,倒象是在说江南水乡的某处僻壤小湾。关于香圪沱这一称呼的含义,史志上无明文解释,民间传说也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为清代时这里曾是州府关饷的地方,二州五县的官员们都来这里领响,因此叫“响圪同”;有的说是因为这里当年开着几家油坊,榨油时浓香四溢,因此被称为“香圪同”;也有的人说是因这里开设过几座做干货的作坊,烤干货时的香甜气味十分诱人,因此人们把这里叫做“香圪同”;更有甚者借音思义,说这里是因为做代县小吃“圪托”做得特别香甜,因此才把这里叫做“香圪托”……所有这些民间解释听起来似乎都很在理,但与这块地方当初的实际功用联系起来考虑,就会觉得这些解释都十分牵强。
那么,哪种解释才是这一地名的真正含意呢?要想更准确地诠释这一古老地名的含义,我们首先应该对文献中的地名字义进行必要的解释。据古代州志记载,这一地段曾有一条小河,河名就叫“香窟沱”,显然,地名是因河而得名的。既然是一条河,为什么它不象代县其它河流一样直接称河,而要称沱呢?关于沱的原意,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沱是可以停泊船只的水湾。以此推想,可以停船的地方也就是码头的意思了。无独有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当老人们说起香圪沱时,都习惯地把香圪沱称为码头,说过去的蔬菜都是在码头上进行交易的。由此可见,无论从地名的原始字义上解释,还是从百姓习惯的称呼和实际功用来分析,香圪沱即码头的意思是确切无疑了。
那么,当年的香圪沱究竟是怎样一个码头呢?按实际情况分析,当时的香圪沱河宽不过五尺,水深不过一尺,根本无法行船,也无从停船,因此决不可能是一个水码头。但它地处交通要道,人流物流在这里停顿或周转十分便利,因此它应该是雁门关内一个地地道道的旱码头。今天,我们要想了解香圪沱码头曾经的辉煌,就必须追溯到八十多年前,因为一九二四年秋,一场特大洪水使香圪沱遭受了灭顶之灾,我们后来看到的香圪沱已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模样。
据老年人回忆,八十多年前的香圪沱是一处非常繁华的地方。那时,在不足百米的大道两旁,共坐落着二十多家商铺。其中不仅有干货铺,面食铺,日用杂货铺和油坊、酒坊、旅店、饭馆等小铺栈,而且还有名盛一时的元盛祥、义成久、同义德等大铺号。作为码头,主要业务是商品的批发和周转。当时批发和周转的物品有两大类,一类是南来北往的异地货物,一类是本地生产的农副产品。据老年人回忆,在雁门商道最繁忙的岁月,从漠北运往中原的皮毛、肉食等口外货物和从中原运往漠北的茶、盐等南方商品,都会在香圪沱停留下来,或就地交易,或转换驮队,或进行短期休整,码头从早到晚整天忙碌不停。通常,每天天不亮,香圪沱的大店小铺就忙碌起来。为了赶路,南往北去的商客和赶驴汉们会早早起来准备货物、打理行装,他们要趁天气凉爽的时侯起程上路。晨幕中,商客的告别声,赶驴汉的吆喝声,商队清脆的驮铃声会响成一片。随着商客和驮队的活跃,菜农们也挑着刚采摘的蔬菜从四面八方赶到码头。过去代县也叫菜代州,菜是当地主要的交易产品。因这里种植的蔬菜不仅品种多,而且数量大,因此必须挑到码头上才能尽快销售出去。每天,当鲜嫩的蔬菜摆上码头时,很快就会把大批顾客吸引到菜担前。前来采购的顾客有固定采购者,也有零时采购者。固定采购者通常是活跃在城乡的小商贩,每天早上,他们都要按码头价从这里贩上所需的蔬菜,然后到县城和周边村镇去零售。为了能够贩到最新鲜的蔬菜,他们每天到的最早,交易也最快。因为他们一律都用八根绳子系着的货架挑菜,因此码头上都称他们为“挑八股绳”的。买菜的另一批大客群就是南来北往的商客了。北来的商客在荒凉的商道上经受了太长的枯焦后,一到代县就会迫不及待地把仰慕已久的代县菜尽情采购一番。而北往的客商在即将离开中原,跨入荒凉的漠北时,也会大肆采购一番,除在代县吃好吃足外,还会带一些供路上消费。当然,当地办事宴的以及饭店和吃菜大户,也会到这里进行采购。由于客源多,菜农们一般很快就会把蔬菜卖完,然后在空筐里挑上一束豆面或几个三尖,哼着小曲离开码头。因为菜农们大多在晨露未落前就进行完交易、实现了收入,因此码头上都把菜农戏称为“露水老财”。
南来北往的货物在雁门古道上行进时,关内外可停靠的地方应该很多,为什么商客们会选择在香圪沱这个港湾里“停泊”,会在香圪沱这个码头上进行周转交易呢?这是因为香圪沱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过去原始的运力所决定的。
首先从运力上讲,在过去年代,货物的运输都靠骡驮马运的。从代县到草原,沿途道路崎岖,匪寇成群,路途十分艰难,南来的驮队决不敢轻易跨过雁门关,冒然去漠北的荒径上去闯荡;同样,北来的赶脚汉也不敢冒然走进中原,到一个自己生疏的道上去打拼。可以说,任何一家搞南北贸易的商家都无力把一宗货物由一家驮队从产地直接运到销售地,中间都会进行多次的转运。香圪沱作为走出大漠的第一站和即将跨入漠北的桥头堡,正好承担起承南启北的重任。
从地理位置上讲,香圪沱也是设立码头的最佳地点。明清时期,从代州到太原的官道只有一条,即从州城西门出来,穿过西关和小西关,然后经七里铺、马站、阳明堡向太原而去。无论是从太原来代州,还是从代州到太原,香圪沱是一切车马的必经之路。而从代县启程北上雁门关,香圪沱又是商队的必然起点。在香圪沱有两条北上雁门的官道,一条是从香圪沱东岸起程,顺着河畔一直北上,经过八里庄西侧的烽火台,直接进入雁门关南口;一条是从香圪沱西岸起始,沿墰沟、书房园两个自然村北一直斜插到下田,然后再经上田进入西径关的入口——太和岭口。从这两条古道陷下地面一米多深的路壕来看,它们足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可见,历代北上雁门的车马辎重都是从香圪沱启程,然后沿着这两条古道北上的。
除了路径的原因,香圪沱的特殊位置也是它成为码头的重要条件。明朝时期,代州城是州府衙门和兵营帅府的所在地,而西关又是雁门驿、补助场的所在地,在官本第一的时代,一个边关重镇,是不可能容许大量的流通物资在州城内周转交易的,况且,古代的城门开关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制,州城的城门是决不会为早起晚归的商队提供方便的。因此无论是专门经商的商人,还是住在雁门驿而捎带着物资的官员,香圪沱便成为它们存放、周转和交易物资的最佳场所。此外,代县本地的主要产品蔬菜,大多数出产在西关,在西关和州城之间设立蔬菜码头,这也是最合适的选择。
香圪沱作为关内最大的码头,从明朝允许边关贸易开始,一直到民国初年,一直经历了几百年的辉煌历史。一九二四年秋,一场由雁门关沟形成的特大洪水冲开了八里庄的拦洪大坝,直接冲向香圪沱,无情的洪水不仅冲毁了元盛祥、义成久、同义德等六、七家商号和众多的商铺民宅,也断送了关内这座唯一的旱码头。从此,香圪沱便成了一处只剩三五户人家居住的荒凉之地。我们现在看到的众多建筑,都是近几年才新建起来的。而作为码头的香圪沱,已永远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可幸的是,香圪沱码头虽消失了,但它几百年形成的精魂不散,香圪沱被冲毁后的岁月里,当地的住户中涌现出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远近闻名的八音艺人张贵喜,他不仅用炉火纯青的吹奏艺术征服了全县的听众,也用仁义脱俗的人格把一个一直让人低看的行业引上正途,成为一个让社会尊敬的政协代表。另一个杰出的人物便是全国著名的农民画家张俊,他的画吸古码头之精华,显雁门文化之厚重,不仅入选全国小学生必读课本,而且被多个国内外美术馆收藏,成为一个成绩沛然的美术家。有码头几百年的文化积淀做主,香圪沱的后代们正用他们的智慧续写着码头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