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雁门险阻与雁门塞:屏障中原、北伐匈奴的攻守门户
秦王嬴政九年(前238年)亲政后,即筹划消灭六国。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开始发动统一战争,首先灭掉韩国,十九年(前228年)灭掉赵国,二十二年(前225年)灭掉魏国,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掉楚国,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前221年)灭齐,十年之间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规模空前的大帝国,废分封,立郡县。勾注山为太原、雁门二郡地。
《史记·秦本纪》庄襄王三年(前247年):“蒙骜……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初置太原郡。”《正义》注引《括地志》云:“榆次,并州县,即古榆次地。新城,亦曰小平城,在朔州善阳县西南四十七里。狼孟故城在并州阳曲县东北二十六里。”按,新城在雁门关北,狼孟在其南、广武(即代县之前身)当包括在三十七城之内。《汉书·地理志上》,太原郡下有“广武县”,云:“河主(即勾注)、贾屋(即夏屋山)山在北,都尉治。”可见以勾注塞为主防线之广武城,是用武之地。又“雁门郡”条下注云:“秦置,勾注山在阴馆。”阴馆,在今朔州境,是今代县之西北邻。可见勾注山是横于广武与阴馆之间的,而广武彼时属太原郡,阴馆属雁门郡,勾注山为二郡所共辖。
秦王朝除严密注意山东六国的反抗外,还特别积极地对付北部地区(即塞外)的匈奴。匈奴据说是夏王朝的后裔。他们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强健武勇,长于骑射。大约在战国晚期进入阶级社会。中原地区的物质财富为他们所欲求,因此经常入侵,抢劫财物,掳掠人口。所以当时北边的燕赵秦之国都分别筑长城防守,派驻大批军队驻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第一次出巡就是到这一带视察。始皇三十三年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比现在的明长城更靠北,作为第一道防线。而勾注塞为第二道防线。(据传,代县尚有蒙恬之墓及十多处秦始皇长子扶苏之墓与庙。)
《史记·蒙恬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
秦王朝短命,很快便为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取而代之。西汉时勾注塞又称为雁门险阻,东汉时又称之为雁门塞。
《史记·孝文本纪》:后六年(前158年),“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军句注……以备胡。数月,胡人去,亦罢。”又见《汉书·孝文帝本纪》、《资治通鉴》。《汉书·武帝本纪》:元光元年(前134年)“东十月……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六月罢。”元光五年(前130年)“春正月,又发卒万人,治雁门险阻。”雁门险阻之称初见于此。此次治理之险阻即为今代县西北之太和岭上的铁戈门。东汉时,句注塞又称雁门塞。《三国志》卷三十,裴松之注《魏书》曰:“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遣……匈奴中郎将臧景与南单于出雁门塞。”按,东汉时雁门郡治由善无(今右玉县南)移治阴馆(今朔州市附近,在勾注山北麓)。雁门塞之称始见于此。
当西汉王朝在中国本土完成统一大业之时,匈奴部落也在漠北完成统一。匈奴即蒙古族,以游牧为生,自不如中原内地农业生活之优越。在楚汉相争时,他们乘机强大起来,便向中原进逼,进攻之线路,雁门关当是其中最大之要冲。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匈奴以四十万骑进犯。汉高祖刘邦立即发兵抵拒。娄敬分析敌情后加以谏阻,刘邦不听,并将娄敬械系于广武城(在今代县西古城村),出雁门关与匈奴交战,结果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在今大同县东)。刘邦被围七天,始用陈平计得脱。刘邦经雁门关回师,并释放娄敬,娄敬建议以和亲法缓和与匈奴的冲突。此后,直到汉武帝元光前一直未敢以进攻的姿态面对匈奴,尽管匈奴在边境发生侵扰事件,汉王朝主要是采取守势,而雁门关就是一个守卫的重要门户。公元196年(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将太原、雁门二郡合并为代国,挑选众皇子中“贤知温良”的四子刘恒为代王,以晋阳为都,雁门关当是其缮治之要地。今代县有薄村,据传即代王母薄氏遗迹之地(旧《志》或曰出生地,或曰死葬之地,似应以出生地为可信)。
经过文景之治,经过若干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廷议与匈奴和战问题,武帝决定反击,在马邑诱歼匈奴主力,被匈奴看出破绽而未获成功。马邑即在雁门关北口附近,雁门关当然是其要害之区。此后,汉王朝便由守势转变为攻势,不断经由雁门关出击匈奴。如元朔元年(前128年)“秋,匈奴入辽西,杀太守,入渔阳、雁门,败都尉,杀三千余人。遣将军卫青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获虏首数千级、东夷秽君南闾等及口二十八万降。”(《汉书·武帝纪》)延及东汉,时而和亲,时而征战,仍以雁门关为南北巨防。公元73年(汉永平十六年),汉明帝令骑都尉来苗、护乌桓校尉文穆领太原、雁门、代郡等地一万一千骑出平城击匈奴。122年(汉安帝延光元年),鲜卑兵侵入雁门、太原,142年南匈奴句龙吾斯等又一次侵掠并州。此时雁门关时刻须箭拔弩张以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