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雁门关:阎锡山固守的山西门户


清宣统三年(1911年)916日,辛亥革命后,山西义军北上,清军弃守,义军占领雁门关。由此,雁门关进入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时局未稳,军阀割据,山西督军阎锡山为了巩固山西,向雁门关增派兵员,修筑工事,雁门关又成为三晋门户而加强防御。民国三年,阎锡山派陆军少将孙秉彝充晋北警备军分统,驻代县,负责雁门关的警戒。

阎锡山在雁门关防线的苦心经营,在随后的战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化的枪炮武器面前,雁门关的天设之险,地造之利,又一次担负起了三晋门户的,将来犯之敌阻挡于门外。今天,在雁门关的太和岭口、大峪沟等山周尚存当年的军洞数十孔,大者长约500米,高两丈,可通行卡车,有藏兵、防空、贮存军需等功能。

民国十六年(1926),直、奉、晋军阀混战开始。冯玉祥的国民军由北京进攻山西,阎锡山将部队从大同撤至雁门关,在关前与国民军展开决战。激战三个月后,国民军始终未能攻破雁门关,在奉、晋联军的攻击下,国民军败退西北。晋军的势力由此扩展至关外的绥远(今内蒙);军队扩充后,更名为晋绥军。

民国二十七年(1927年),晋、奉开战。晋军在京绥线受挫后,放弃雁北,固守雁门关。由于雁门关坚固的工事,更由于雁门关的险要地势,奉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被迫退出雁门关外。

这两次战斗异常激烈,当时的代县境内晋军云集,兵车穿梭,阎锡山的得力宿将商震、张荫梧、李服膺等均调至关前驻守。几番激战,晋军伤亡亦重,在今雁门关关南古道侧坡有一片树荫浓密的柳树林即是当年晋军牺牲将士的墓地,现墓碑仍存。“勾注峰边陉口东,民惊烽火马嘶风,雁门此后啼鹃血,洒落荒山草幺红。”这是当年晋军的参战旅长李培基留于雁门关的战情感触诗。

在军阀大战中,不难看出雁门关对于阎锡山的重要性,也不难看出阎锡山对于雁门关的钟情。阎锡山的势力范围虽然远在关外的绥远、雁北,但一旦受挫失利,便会果断的放弃,而将雁门关作为入晋之最后防线凭险固守,抗日战争时仍然如此。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九月,侵华日军由大同进犯山西,蒋介石急电阎锡山,称要派30万大军进驻山西,协助晋绥军阻击日军。阎锡山为 了拒绝蒋军入晋,给蒋复电提出了“大同会战”的作战计划,称“我决心用30万晋绥军在大同与敌会战,御敌于门外,以保疆域。胜则固无论矣,败则借大军固守雁门......”为示决心,阎锡山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营指挥部设于雁门关下的太和岭口,亲自坐镇关前指挥。然而当911日大同重镇天镇失守后,“大同会战”已成泡影,阎锡山只好放弃大同,将战线南移,全军退守雁门关一线,进行“雁山会战”。为卸失土之责以谢国人,阎锡山将守卫大同的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以开军事会议的名义诱至太和岭口幽禁,半月后在太原审判并枪决。

时阎锡山将6个步兵师、10个步兵旅、2个步兵团、4个骑兵师等共11万人集中于雁门关一线,其中由王靖国的第十九军205旅驻防雁门关,其余各部分驻于雁门关东西两翼的平型关、茹越口、阳方口以及雁北的神池、朔县一带。

但战局又一次发生逆转。920日灵丘的失守,证明阎锡山再次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那就是日军的主攻方向是平型关而非雁门关。板桓征四郎的这一记避重就轻的重拳,给了阎锡山猝不及防的一击。

紧接着,24日凌晨,平型关被日军偷袭成功,宣告失守。此时的战局已逆转至无法挽回的地步,机宜尽失,阎锡山的“雁山会战”已全部流产。阎锡山在向蒋介石作出了“坐镇雁门关,决不后退”的空口承诺后,撤消了太和岭口的行营指挥部,匆匆逃回太原。

27日,由东条英机率领的日军主力军团察哈尔兵团由应县南下,猛攻雁门关以东之茹越口,在飞机、大炮等重型火器的重创下,茹越口于28日失守,203旅将士全部阵亡,旅长梁镜斋壮烈殉国。

由于平型关、茹越口的相继失守,雁门关已处于孤立无援的两向夹击之中,阎锡山不得不放弃雁门关,下令守军退守忻口。930日,日军不费一枪一卒,占领雁门关。

在日军侵占雁门关后,阎军节节败退,但八路军的山地游击站却在雁门关前轰轰烈烈地展开。

民国二十七年(1937年)十月十八日,八路军120716团在团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的指挥下,于雁门关下黑石头沟设伏,伏击日军汽车运输队百余辆,毙敌百余。

十月十九日,八路军129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的带领下,趁夜突袭了日军设于雁门关下阳明堡镇的飞机场,将24架敌机尽数炸毁。

八路军在雁门关山区进行的山地游击战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给当时处于抗战初期的国民以极大鼓舞,地狱掀起全民动员的抗日高潮起到了积极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和日军侵略军的炮火,对于雁门关也造成了摧毁性地破坏,特别是日军侵占期间,为了遏制交通,加强戒备,在雁门关沿线制高点修筑了大量据点、炮楼等工事,进入冬季后,如遇大雪封山,据守日军无柴取暖,竟陆续将雁门关包括关楼、六郎庙、角楼等在内的多处幸存历史古迹,拆毁殆尽,运至据点以作柴禾。这是侵华日军毁灭性破坏雁门关的一宗大罪,也是今日满目疮痍、几近废墟的重要原因之一。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军投降;次年国民党代县政权溃退;六月代县全境解放。

雁门关从此硝烟尽散,曙光永耀,古关的历史迎来了崭新而永恒的春天。